儒道至圣_第七十一章 壮行诗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七十一章 壮行诗 (第2/2页)

童生老兵甚至能轻松杀死一头妖兵。”

    奴奴伸出白色的前腿,用爪子按着方运上臂的肌肉,感到充满弹性和爆发力,眼里满是好奇。

    高院正道:“此《常武》可维持一个月,诸位学子要谨记先贤恩惠、众圣庇护,为我人族杀妖灭蛮!壮行,出发!”

    所有人一起向圣庙的方向作揖道:“谢先贤、谢众圣!”

    学子和府兵转身走向甲牛车。

    方运好奇地看着甲牛,这些牛的体表没有毛,身上仿佛贴着一块块黑色发亮的甲片。

    甲牛原本是妖牛和普通牛所生,经过多年改良,只要吃草就能养活,力大无穷,而且性格温顺,擅长长途奔跑,是各国饲养最多的兽类,比蛟马都更多。

    当年齐国大将田单的火牛阵用的就是这种甲牛。

    甲牛车比普通马车大得多,可坐二十人,而拉车仅仅需要两头甲牛。

    在战场上,还有甲牛战车,君子六艺“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和数”中的“御”就是指驾驭战车,现在也包括骑马。

    三个班的秀才和三什府军一共乘坐六辆甲牛车,第七辆甲牛车上装着炊具、干粮、腌肉、腊肉、行军帐兵器等物。

    在众多家长的挥手和大声嘱咐声中,这支队伍向大源城外驶去。

    甲牛车在城内行驶的很慢,到了城外,慢慢发力,很快比普通人奔跑还快。甲牛车的车轮用取自妖山的奇木制作,车里的人只感到轻微的颠簸。

    方运估算了一下,这甲牛车的时速能超过五十里。

    在车上,三个班的先生不厌其烦地讲述如何杀妖和各种注意事项,哪怕这些学生已经知道,也认真听。

    两个小时过去后,王先生已经说完所有的事情,一班的人就开始闲聊。

    聊着聊着就说起朝廷的事情,王先生看了方运一眼,道:“儒家为主,乃唯一大道,有志于封圣者莫不遵从。但圣道艰难,许多人只求成大儒。有的只求闻达官场,所以学杂家;有的一心为护人族,所以主修兵家力量;有的以法治国,主修法家;有的为救国于危难,走纵横家之路而夹缝求生。自数百年前起,各国杂家开始主攻权术,所以哪怕各国就算有儒道大儒镇压,也难以撼动这个庞大群体,毕竟他们背后是吕氏世家。”

    接着,王先生又分析了景国各家,实则是讲述景国官员派系。

    方运渐渐听明白,文院一系大都是主修儒家,而军方以兵家为主,文官一系则非常复杂,修权术的杂家往往得势,掌握最要害的吏部,而吏部恰恰是负责考评官员和任命官员的衙门,所以杂家的力量才无比昌盛。

    左相柳山极为精明,自往各家势力渗透,但不会突破底线,同时拉拢了农家、法家、纵横家等许多力量,用强大的权术把持国政。

    文相虽然是大儒,主管景国教化,但因为是真正的君子,无论做什么都堂堂正正,终究不可能放着儒家大道不走而去钻研权术跟左相斗,在朝堂上自然处处下风,所以景国的朝堂依然是左相一手遮天。

    王先生还特意点了方运一句,儒家、法家等以文胆立誓可以信,但有些人的誓言不可信,兵家有

    “兵不厌诈”,纵横家有“朝秦暮楚”,杂家有“兼容并包”,名家有“白马非马”,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规避誓言或承诺,不过仍然有一定的危险和隐患。

    王先生又讲了其实儒家也有一句话可规避誓言,孔子曾说“要盟也,神不听。”是说一个人在被胁迫的情况下立誓,可以违背誓言,但前提是自己做得是公正、大义之事,若是立身不正,则无法规避誓言。

    方运明白王先生在教导自己,心中十分感激,若不是有这样的人教,自己很可能要撞得头破血流才会明白。

    一路上非常顺利,午间,七辆甲牛车到达米县县城,早就得到消息的县令率领衙门官员和望族之家迎接。

    院生杀妖是磨砺心志,按照规矩不能入大城享乐,所以米县县令在城外的驿站摆下饭菜邀请所有人。

    在饭桌上,何县令详细介绍了事情的经过。

    米县水路纵横,一直会有妖民从长江而来,但妖民不过相当于童生,只不过力气大一些,智力低下,三五个手持武器的大汉就能轻松杀死。

    可因为曲水县和米县相邻,少数曲水河的妖兵妖民逃到这里。府军先派人清剿了一番,最后发现没有妖将,便上报府里,于是州文院把秀才班的杀妖地点改在这里,而出现妖帅的曲水县一直戒严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