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215章 劝谏(求推荐) (第2/2页)
“另外以我刘家而言。” “族内锻造堂中人经过这么多年的培养,算的上技艺娴熟的可能也只有十数人而已。” “大部分人均是些学徒。” “这数万越国人中,擅长锻造之人,敢问诸葛长史有多少?” 诸葛良心中有数,直接回答道: “因为迁徙而来的大多是身强力壮之人,属下初略估算了一下,可能一半还多。” 刘秀笑了笑,又接着问道: “那这一半人中,算的上技艺娴熟者又有多少?” 诸葛良皱了皱眉头,“大概三有其一。” “诸葛长史,这些人可都是现成的人才,而且数量远比刘某家族中培养之人还要多。” “如此多的工匠若是不好好加以利用难免有些可惜了。” 讲到这里,诸葛良也不在遮遮掩掩,开始劝谏道: “正是因为人数众多,这才是麻烦事。” “若是这些人全部开始从事铸造,那每日消耗的资源不计其数。” “而且……” 刘秀端起茶盏,慢条斯理的吹了吹,缓缓道: “而且什么?” 诸葛良直言道: “而且产出之物出售何地是个问题。” “再则,就算是投入资源培养,也不一定能培养出可用之人。” “属下建议城主大人只用笼络那些技艺高超之人便可。” 诸葛良看了看满地的铁剑碎片,硬着头皮又说道: “像欧治子这样的匠人可以重点培养。” “至于其他人…” “以属下看来。” “其余人等不如让他们另外择业为好。” 刘秀见诸葛良说出这一番话,心中一暖。 虽说诸葛良的建议与自己相悖,但也是一片好心,能够直言劝谏可见他是真心为了刘秀着想。 当然这其中还有其他原因就不在多论。 至少在刘秀看来,就算家族中与自己相处多年之人,也很少有人这样劝过他。 或者说几乎没有人这样劝谏过刘秀。 大部分时候都是刘秀安排什么,其他人便做什么。 虽说这样刘秀的意志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,但有时候难免会出些问题。 诸葛良今日这一番话,让刘秀真正感受到“幕僚”这个词的含义所在。 刘秀放下了手中茶盏,沉思片刻,郑重的对诸葛良说道: “诸葛长史的建议极好。” “不过刘某也有刘某的想法。” “那这样。” “像欧治子这样的匠人,可让他们在雷光城中生活居住,不用继续留在邬堡之内。” “这样可以让其他人知道,我们对这些技艺高超之人的重视。” “另外,就以诸葛长史所言,不让所有人均参与铸造。” “只选其中技艺娴熟者,做一个大型的作坊出来。” “至于其他人,可选择部分作为学徒帮工。” “剩下的人便让他们择业吧。” “诸葛长史意下如何?” 诸葛良见刘秀虽没有完全接受自己的建议,但也算改善了不少。 便也不在继续坚持,毕竟刘秀可是城主。 他躬身行礼道: “属下一定将此事办好。” 刘秀点了点头,“另外刘某让贾县尉也一同前去选择可用之人。” “诸葛长史可与其沟通沟通。” “至于铸造出来的物品这个不愁销路。” “诸葛长史不用担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