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年如水_33、考察儿媳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33、考察儿媳 (第1/3页)

    别看家境不如别人,冯有珍却还是引家庭为荣的,昂起头说:“父亲是司机,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退伍军人,哥哥是工厂的中层干部。”

    听说她是军人后代,芮丽眼光温柔些了,朝沙发努努嘴:“坐,你坐。你的厨艺很不错,炒菜也是一门手艺啊。”

    冯有珍就说:“阿姨别夸奖我了。其实,母亲早就过世了,哥哥白天不在家,父亲常年在外面跑运输,家里就我当家,锻炼出来了。”

    她一边说话,一边打量房间,沙发上堆着军用被子,也叠得整整齐齐的。这就是局长晚上睡觉的地方了,只有另一张椅子背上,搭着一件衬衣与一条裤子,她顺手拿起来折叠。

    芮丽说,这是换下来的衣服需要洗的,冯有珍自告奋勇说她拿出去洗。她本来只是为了把夏永山带进来,知道他母子有话说,趁机站起来,看门边有脸盆肥皂,拿起就走。

    外间女人一直在偷听他们里面的说话,见这个准儿媳妇是来讨好未来婆婆的,有几分鄙视,对里面的走资派更为反感,说:“资产阶级大小姐,缺的就是劳动改造,别给她洗!”

    冯有珍说她要忙着写检查,再说自己新来乍到,初次见面,总要表现表现吧!闪身到了走廊上,找到卫生间,打湿了衣服,又端过来打肥皂搓洗,故作神秘地把他们门关起来,蹲在地上一边搓衣服,一边与女人搭讪:“阿姨,你吃了饭没有?要不我再给你送点来?”

    女人神态缓和些了,说她吃过中饭才来接班的。

    冯有珍说明天给她带一瓶小鸡烧蘑菇,外面买都买不到的。

    女人问她从哪弄来的?冯有珍说:“爸爸是走南闯北的人,能买到外面买不到的东西,说我做的菜比饭店里做的还好吃。”

    女人有点羡慕了:“嘿,找着你这样的儿媳妇,芮丽享福了。”

    冯有珍害羞地低下了头:“八字还没见一撇哩,所以才要巴结巴结,这婆婆可不好伺候,又犯了错误,错误大吗?”

    女人忿忿不平地说:“其实,引进进口设备提高了生产力,工厂里都说这不算什么罪过。她别的也不坏,就是会吃,架子大,资产阶级享受主义者。”

    冯有珍故作天真地问:“会吃就是资产阶级了?”

    “无产阶级哪里有那么多吃的?这就是社会的不公,所以造反有理。”

    这什么逻辑呀,听她这语言,没什么理论,最多也就一个初中毕业生水平,但冯有珍津津有味地与她聊天,目的就是为了夏永山能多与母亲说些话。

    果然,冯有珍刚出门,芮丽就放下筷子,双目睽睽地瞪着眼睛望夏永山:“这么大的事,你当儿戏?”

    “妈,别生气,这,只是为了您。我交粮票交钱,让她帮我烧饭烧菜。”夏永山听到关门的声音,抓紧时间把事情说了,“妹妹打电话呢,吵死了,非要回来。”

    “不能回来,你管不住她,只会惹是生非,就说我说的。”听送饭来的姑娘与外面看守的人说得热乎,芮丽用一叠纸拢在嘴上,尽量压低了声音说,“她有意思吧?要不怎么帮你烧饭?”

    对我有意思的不止她一个人,可是我有意思的人,对我可没有意思。夏永山这样想着,没有把话说出来,现在有求于这个女人,又是可能情绪最低落的时候,需要给她一点安慰,于是就把话说得很婉转:“妈,儿子笨手笨脚的,做的菜不好吃,让你天天吃不下饭,拖垮了身体不得了。”

    芮丽心软了,胸口涌起一股热浪,为夏永山的孝顺感动,似乎赦免了他的先斩后奏:“你们若能见到父亲,也给他烧些有营养的食品送去。还有,一定要把降压药送到你爸爸手里,千万记着,他身上随时离不开速效救心丸。”

    夏永山点点头,掏出来给芮丽看,说带在身边的,就是想找关系送过去。

    芮丽看还有时间,对儿子说:“你也到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