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二十二章 开始 (第2/2页)
,那样,每天都有冰袋吃。 回到家,已到两点半,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,此时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家,所以正是适合郭去收废品的时机。 背着背兜,背兜里是丫头,身旁是老爷子,老爷子也背着背兜,一只手拿秤,一只手拿着长达半米的烟枪。 丫头站在背兜里显得非常高兴,不时兴奋得双腿乱蹬,就是苦了郭去。 先从本村收起,挨家挨户的收,大都数村人家里,书只有七八斤,而且是已经泛黄的书,那是家里老人的子女,以前上学时的课本。 这种到村里收废品,比在街上等着别人去卖要好得多。很多人原本就不愿意卖,何况要背好几里山路,自然家里存货就有点多。 收完本村,总结下来就是,废铁倒是很多,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十来斤,要么是伞骨,要么是锄头,要么是镰刀之类的,很少有人卖坏了的灶锅,就算是坏的不能再用了,也很少有人卖。 至于铝,基本上都是铝锅,就是放在炉子上炖骨头混萝卜的铝锅,这种锅,由于是用来炖骨头,平时放调料都是直接放到锅里,所以用不了多少年,就会穿孔。 除了郭去家,全村有五十六户人家,什么都不愿意卖的有五六家,卖坏了的灶锅的有两家。 其实卖灶锅才值钱,一口灶锅就得三十多斤,那可就是二三十块钱啊。 可惜人家不卖,郭去也没办法。 最终收到废铁六百一十斤,平均下来,每户十来斤,这还是一直没有人把家里的废品拿去卖,积累了很长时间的缘故。 六百多斤,总共支付出去钱四百三十块。原本支出应该四百二十七块钱的,多支出三块钱,那是因为让别人沾点小便宜。 举个例子。 给一家村人的废铁,称起来实际是十五斤平,即秤砣达到十五斤的位置,但秤杆刚好是水平的,甚至略微偏低,此时只能给别人算成十五斤,若不然别人就会觉得吃亏,说不得就会不卖了。 再比如,有时候刚好二十一斤,按七毛钱一斤,那就是十四块七块,差三毛十五块,村人肯定会说“哎呀,给十五块钱嘛,才多三毛,这可是二十多斤铁呢”。 难道郭去不给吗?这种必须给,钱不多,他也亏不了多少钱,但却能让人舒服,让他们觉得赚了。如此,以后才会再卖废品给他。 旧书有二百七十斤,支出去一百零九块,多给了一块钱,也是给人沾点便宜。 至于铝,可就很少了,就收到三个铝锅,加起来也就六斤多点,五块钱。 所以光是这一下午,钱就拿出去五百四十二块,如此算下来,他的钱支撑不了几下,甚至有可能明天都扛不住了。 也就是说,他的钱拿去收的废品,还不够装满一辆小型货车! 必须得想办法借点钱,因为只要车子往七星县里跑一趟,就算废品不够装一辆车,那也是收同样的车费。 收完本村,郭去就暂时停下了进度,一起和老爷子把废品背到街上的供销社去。 近千斤废品,两人硬是跑了十趟才搬完,搬完后,郭去在街上买了一条小康烟。